8月21日《中國時報》以〈反共有兩種,要認識今天的共產黨〉為社論,即希望民眾能夠重新認識中國大陸,本文想再補充一些看法。
制度是人為的,沒有全好與全壞,均有其存在的歷史背景與當時的政經需要。近代歐洲政治制度發展有兩條路線,一是以法國大革命為代表、理念至上的基進性改革哲學,一是以英國傳統為代表、經驗主義的保守性改革哲學。前者激烈,後者穩健。1949年建政的中國共產黨,初期採行理念性的基進改革,但是從1978年的改革開放以後,奉行的是經驗主義的保守性改革哲學,也就是顧及利益既有者,在維持秩序前提下進行合理化變革與創新,簡單地說,就是「存量不變、增量改革」,避免改革中的激進主義。
大陸近40年的政經改革,是「摸著石頭過河」,表示改革本身就具有保守性傾向。不盲目改革,也不拒絕任何設計或規畫,而是確信任何進步必須與舊有秩序進行合理而深切的對話。中共因而拒絕一夜之間政治體制由「極權」走向「民主」,選擇介於此兩者之間的「威權」;經濟方面也不走震盪治療的自由經濟,或固守計畫經濟的社會主義,而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名,採行自由與計畫並存的經濟體制。
在兩蔣時期,台灣走的也是一條以經驗主義為基礎的保守性改革路線,當時的口號是「穩定中求發展」。「社會秩序」與「經濟利益」為優先,但不放棄民主與自由的漸進改革。台灣從1990年代起,改為選擇一步到位的「理念至上的基進性改革哲學」,將民主自由視為不可妥協的優先選擇,從解嚴、開放報禁、直接選舉,台灣在一夜之間全部開放了。「民主、自由」成為台灣民眾引以為傲的價值,但是也付出了「政治失序」、「社會對立」與「經濟不振」的代價。
中國大陸近幾十年來已有翻天覆地的變化,如果我們只是用「專制、極權」來定義中共政權的本質,用「權力鬥爭、貪汙腐敗」來描繪其行為,用「顛覆台灣、併吞台灣」來認知大陸對台的目標,將無法認清目前的中國共產黨。
任何社會都有問題,大陸的確有「權力鬥爭、貪汙腐敗、權者橫行」的現象,但我們也可以問,台灣沒有嗎?大陸的體制有否反貪反腐的機制,可否有效運作?權力鬥爭是否並非以武力衝突為代價,而是以社會改革為結果?這才是重點。如果答案為「是」,那我們就不要輕率地只是用「不民主、不自由」來苛責,而是思考大陸的漸進式改革路線是否也有其道理與必要之處。
大陸希望統一,這絕對不是新鮮事,國民黨不也曾如此主張嗎?在思考統一問題時,北京體制的「經驗主義的保守性改革」哲學思維恰好給了兩岸和平發展的空間。習近平反覆提出的兩岸「命運共同體」的思維,不就是希望避免兩岸問題用「武統」或「滲透、顛覆、併吞」的方法解決嗎?透過人員經貿交流、讓心靈契合,然後在政治經濟上逐漸統合,就是一種「保守、穩健」而非「基進、躁進」的路徑。
政治路線永遠有「基進」與「保守」之爭,「理念為重」還是「經驗為本」之辯,我們不要輕易定論「誰好誰壞」,而是認真思考,哪一條路線最適合自己與對方。或許兩岸均可在對方的實踐中找到啟發,相互學習,不僅會讓兩岸關係受益,也是全體中華民族之福。
(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、孫文學校總校長)
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opinion/20180821003761-262105?chdtv